不应该总是“有病”呻吟
今天是520,本以为朋友圈会有一些恋人会炫耀一下,不过也没有出乎意料,朋友圈的人并没有一个展示自己的爱情,是因为现在这个社会的恋爱观吗?还是因为我朋友圈的人大多数不再是青春似火的年轻人了,毕业之后步入社会,或许大家都不再抱有对爱情过多的美好的幻想,大家都逐渐在做一个正常人,一个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现实,面对感情,面对家庭,面对朋友,面对亲人的正常人。
今天毕竟也是一个节日,哈哈,这个日子还是有意义的,所以为自己放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吧,看什么好呢?就看前一阵子上映过的『花束般的恋爱』吧!这部电影看完感觉还是很棒的,不论是剧情还是取景构图都很好,演员的表演也是十分的贴切,据说女主是演过《垫底辣妹》的,正好那部电影我也看过,也是很好看。看完『花束般的恋爱』这部电影以及观后又看了看b站上的电影解说,对人类的爱情再一次了解了一下,为什么电影中灵魂如此契合的两个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呢,第一遍电影看过之后认为女主得到不了和男主在一起的感觉,而男主也似乎给不了女主在一起的感觉,男主经历了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及对自己梦想的追逐,最终面对现实决定放弃梦想,去当一个社畜去努力工作赚钱,而女主自始至终是一个文艺青年,面对男主从文艺青年转变为社畜,一开始在一起各种灵魂契合的感觉却一去不复返,最终决定分手。不过欣慰的是即便是他们分手也是非常和平,好聚好散,两个人的内心虽然对彼此以及彼此之间的爱情有所不舍,但最终还是微笑着说了再见!回想起自己的第一段感情,似乎对自己留下的印象并不好呢,虽然那段感情给予了我很多的人生的意义。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会感到忧伤,而且对周围的人想说的话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时间里,感觉自己并不适合去谈恋爱至于日后的生活更是迷茫,我一个人可以生活的很好,可是,如果身边还有一个人我要怎样做才能1+1大于2呢。有的时候对自己的性格感到喜爱,有的时候却因为自己的性格感到实属的无奈,如果说命运早已有安排,那么我今后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
说一说看完电影后,在b站上看到的电影解说吧,通过一些学者的分析,了解到了伯纳德莫斯坦的刺激价值观角色理论,就是说在一段恋情当中第一个阶段是刺激最为重要,比如说两个人的感觉以及性,俺在这个阶段角色价值观对感情的影响是很低的,到了第二个阶段价值观就会非常的重要,而角色和刺激对两个人的关系影响变低,等到了第三个阶段则是角色最重要,而价值观和刺激影响很低,那这个角色则是指两个人的生活分工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在花束般的恋爱这部电影中,男女主人公则是在第一二阶段成功度过后没有成功进入到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他们想要将恋情转为长期关系,就需要两个人共同面对生活,各自有自己的分工和角色,而他们很明显没有进入到这一阶段,男主虽然有这方面的意识和动作,但是女主依旧是沉浸在对恋爱期的感觉。而且再次要说的一点就是男主虽然工作十分拼命,但是对于那些曾经的爱好,曾经浪漫的感觉也应该还是要有的,虽然我不能深切体会,但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做到。呵呵,不过说到这儿,的确对自己感到有一些可笑,或许还是应该打理好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吧。
谈恋爱有时难道是两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对自己的确认吗?两个灵魂对彼此的认可?这或许是不对的,自始至终我都认为要应该有个体的意识,对自己独立的意识,人的灵魂应该是完全独立的,自己应该要重视自己,要尊重自己。这或许是从生命的孕育便已经开始的。即便是生命走完所有的路程也会是如此!